周劼与二舅同上热搜,最大的公平就是不公平?
2022-08-05 | 浏览 441
在佩洛西访台之前,互联网上最火的是江西炫富事件的“周公子”与治愈数千万网友精神内耗的“二舅”。更有意思的是,“周公子”与“二舅”还同时登上了微博热搜,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一个世界,两种人生。
“周公子”,一个【上头有人】的【官二代】,通过他的朋友圈我们可以窥见他的生活:
喝的是20万一斤的茶叶,抽的是150块一包还买不到的烟。
手机是苹果,手表是欧米茄,年初刚买下第七套房。
虽然有一个当副局长的爸爸和一众亲戚,但周公子十分有志气,以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家族传承吾辈责”为己任,未来要将父母给他的加倍给他的孩子。
与之相比,“二舅”则是一个被命运捉弄、身体残疾、66岁还要照顾88岁老母的底层人物。
年少残疾、被迫放弃学业的二舅并没有对生活灰心,自学木匠养活自己还有余力帮衬村里人,养大了养女宁宁还为她掏了十几万买房........
然后续《二舅》的视频与真实情况颇有出入,但二舅凭借《活着》式的精神以及立体饱满的故事依然获得了广大网友的尊重与认可。
与“周公子”的生活相比,“二舅”仿佛生活在另一个平行世界,当“周公子”买下第七套房时,“二舅”还在村子里为了温饱而挣扎。
“二舅”与“周公子”之所以被放在一起比较,因为而且的反差像2个世界,而这巨大的反差也是舆论愤怒的来源。
“二舅”与“周公子”的问题,本质上是公平的问题。
当“二舅”们水深火热,“周公子”们却享受着天上人间。
在“周公子”们喝着茅台、抽着好烟、戴着名表的时候,一些人正忙着脱贫,而一些人正忙着带他们脱贫。
在微赞直播平台上,纪录片《甘肃扶贫进行时》客观、真实地记录了甘肃的贫困状况和扶贫实践。
在第一集《移民搬迁》里讲述了甘肃陇南、甘南、天水等多地的移民安置。这些地方不少人仍居住在山区,生活用品、建房的材料都需要靠人力背上山。
扶贫干部们遇山开路,遇水搭桥,走遍每一个贫困乡镇的山寨、村落,落实移民搬迁易地安置,直到他们帮扶的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脱贫后才会离开。
解决了居住环境的问题只是扶贫的开始,解决就业问题才能实现长线发展。在纪录片第二集《劳务输转》就讲述了扶贫干部们如何为居民解决就业难题。
在片子开头,天水市麦基区伯阳镇航河村居民闫凤娥自述与60岁的丈夫、42岁的女儿、29岁的儿子一家五口人睡在一张炕上,家里用的还是煤油灯。作为最后一名搬迁户,她们一家不仅搬到了亮堂的新农村,还解决了丈夫跟儿子的工作问题。
令人欣喜的是,通过在纪录片我们可以发现,现在扶贫工作并不是单线发展,而是多线并行。从《移民搬迁》《劳务输转》《产业扶贫》《生态扶贫》《健康》《教育》《精神》《帮扶》系列来看,扶贫工作涉及住房、就业、医疗、教育、娱乐等多位一体。
像闫凤娥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,像纪录片里出现的需要扶贫和脱贫的地方也还有很多。
去年,由TVB的制作组,历时3个月,辗转几千里,穿越6个省,站在香港人的角度,探寻国家的扶贫之路,见证中国的“脱贫攻坚”的纪录片《无穷之路》获得了豆瓣9.5的高分。
在《无穷之路》中,提到了海拔1500多米的四川凉山悬崖村、靠滑索过江云南怒江、风沙漫天的西北戈壁沙漠等多地的脱贫攻坚之路。
(四川凉山悬崖村)
(云南怒江)
(西北戈壁)
正如纪录片《无穷之路》中所提到的:这些地方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,付出多少代价才能走出脱离贫困的无穷之路?
这也是我们对“周公子”们的炫富行为愤怒的原因,他们与生俱来的东西,是几代人奋斗一生也难以企及的高度!
而且作为既得利益者,“周公子”们还要说出“最大的公平就是不公平”这种言论,这对无数为脱贫攻坚奉献青春的人来说是最大的不公平!
不过值得庆幸的是,虽然不公平的现象仍然存在,但总体而言是进步的。
《环球时报》评论员胡锡进曾说:在公平建设的方面,中国仍任重道远,但大趋势大方向是积极的,就是我们的社会在朝着越来越公平前进,而非朝着越来越不公平后退。
结语:
关于江西炫富和二舅你怎么看?你觉得什么才是公平?........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吧~